作为仅此于石化工业的第二大污染产业,时尚行业的绿色生产迫在眉睫。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碳达峰”、“碳中和”成为热词,明确提出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020年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向世界郑重承诺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随着这一目标的提出,服装企业的环保意识也在逐步加强,借“国潮”重塑品牌生命力的本土服装企业也在付诸行动。特步、太平鸟、探路者等服装企业探索更环保的产品,上游面料生产商也在加速研发可降解、可循环利用的面料。
“企业的发展要经历规模经济到价值经济,规模经济更注重生产的规模、利润,而到了价值经济,企业则需更注重其承担的社会价值和责任。近年来可持续时尚一直被提起,环保以及绿色生产都是可持续时尚中的一部分。对于服装行业来讲,其复杂的生产链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造成污染,绿色、环保的生产对于企业来说有重要意义。”时尚产业投资人、优意国际CEO杨大筠向新消费日报记者表示。
服装品牌加速“碳中和”
事实上,纺织服装行业污染问题由来已久。联合国数据显示,服装行业的总碳排放量超过了所有国际航班和海运的排放量总和,占据全球碳排放量的10%,是仅次于石油产业的第二大污染产业。
纺织服装行业的环保问题也引发了政策层面关注,新《环保法》对纺织服装行业在环保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新《环保法》规定“纺织企业化学需氧量(COD)直接排放需控制在每升80毫克”,这是自2013年COD直排标准提高到每升100毫克后,纺织服装行业的排污门槛再次提升。(相关阅读:NTMT:生态环境部:碳排放正式纳入环评!)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近年来服装行业也刮起一股可持续时尚的风潮,随着“碳中和”、“碳达峰”的提出,服装品牌也更在加速打造绿色产业链。
近日,国产运动品牌特步发布了一款聚乳酸T恤。据了解,聚乳酸主要从玉米、秸秆等含有淀粉的农作物中发酵提取,通过纺丝成型后变成聚乳酸纤维。聚乳酸纤维制成的衣服在特定环境下土埋,1年内可以天然降解。
“去年特步推出的了聚乳酸风衣,当时聚乳酸成分在整件风衣面料中所占比例为19%,今天新发布的T恤聚乳酸含量为60%,未来还会有100%纯聚乳酸产品面世。”特步集团总裁丁水波向新消费日报记者表示。
不久前,太平鸟也在其成立25周年之际启动碳中和行动,并承诺力争在2046年以前实现全价值链净零排放,2035年以前实现太平鸟品牌运营范围碳中和,2030年前标识太平鸟100%产品的碳足迹信息。
此外,探路者、李宁等国产品牌都在发力可持续环保产品,ZARA、H&M、LVMH国际品牌也都在强调环保理念,在生产、包装、回收等环节重点发力。
知名品牌Sensil推出的Sensil® BioCare具有一项内置技术,根据ASTMD6691标准测试方法(用于确定海洋环境中塑料材料的需氧生物降解)和ASTMD5511标准测试方法(用于确定塑料材料在高固体厌氧消化条件下的厌氧降解)的初步测试证明:在填埋场土壤和海水这两种生态系统中,Sensil® BioCare纱线的降解速度比传统尼龙更快,该技术可减少积累于海洋和垃圾掩埋场的废弃物,同时不会随着磨损或洗涤而降低性能,也不会干扰其他添加剂的性能,以及后续的后整理或染色工序。
“纺织服装产业是产业链最长的行业,要想实现完全的绿色化生产,需要非常复杂的过程。首先,纺织服装行业最上游一定是农业,比如种植有机棉要符合一定标准,不能用化肥等等。接下来是设计环节,设计师要考虑到产品使用周期、面料选择以及后续回收,这都是需要在设计环节就做好的。而在接下来的纺纱制造过程中,则要注意低能耗,使用太阳能灯清洁能源,少用煤炭。在印染过程中,还要减少水污染。到了运输环节,也要注意运输中的碳排放。”杨大筠表示。
纺织企业布局环保面料
除了下游的服装品牌之外,近年来,环保面料已经成为上游纺织行业布局的重点。新天元纺织、苏州择茧等上游面料生产厂家都在探索零污染、可持续的发展方式。据了解,目前新天元纺织正实施时尚可持续战略四大阶段,打造“零染”及“再生”概念,在节约资源的同时减少污染的产生。
“目前推动可持续时尚最大的障碍就是企业业绩增长需求与可持续时尚理念中提倡的衣服持久性的矛盾。可持续时尚的核心在于促进消费者买更少的衣服,穿的更久,而这与企业追求业绩增长是相互矛盾的,因此可持续时尚推广了很多年,但是很多企业依然犹豫不前。” 杨大筠坦言。
洛阳绿之汇塑料降解针对服装纤维产业推出的专用厌氧降解料PET2000,,PA2000满足了服装纤维产业低成本转型绿色化的需求,不改变其生产线和模具,实现低成本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