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之汇-专业塑料降解技术与原料服务商

减少塑料污染

不改设备&模具

全球出口支持

符合降解标准

总成本低

降解效果合规,成本低

咨询热线

15038609791

塑料技术
您的位置: 首页 > 降解学院 > 塑料技术

了解PE、PP产业链、产能分布

发布时间:2024-01-08 15:57:49人气:

聚烯烃作为通用塑料中最重要的组成,无论作为生产生活必需品在工业及日常消费行业中还是作为金融产品在资本市场里都有着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我国由于受制于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聚烯烃产能以油制与煤制工艺为主。


乙烯下游包括LLDPE、LDPE、HDPE,在按照终端需求的不同加工成最终产成品经贸易商销往终端。丙烯经过加工处理可生产塑编拉丝产品(标品),共聚注塑、均聚注塑产品,纤维,管材等终端产品。

聚烯烃产业链图


国内产能分布


我国聚烯烃三大产能区依次为西北亚地区PE835万吨,PP934万吨,其次是华东地区PE735万吨,PP739万吨,最后为东北地区PE481万吨,PP591万吨。西北地区由于其煤炭资源丰富,多为煤制聚烯烃设施,华东地区作为全国最大消费地区近年来投产较多,在未来一段时间将逐步实现“自产自销”的模式。

聚烯烃国内产能分布


数据来源:钢联、五矿期货研究中心

2023国内新增产能

聚乙烯虽然在2022年国内产能达到2900万吨,但是增速较2021年明显放缓,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上游成本端油价高企,供应端产能基数过大,需求端因宏观经济欠佳,导致需求疲软;2023年计划新增产能285万吨,产能增速高达9.56%,多集中在年初与年末,目前已投产220万吨,剩余65万吨未投产,预计2023年产能将突破3000万吨。


聚丙烯2022年新增产能445万吨,产能增速下降至4.52%左右,其主要原因有自2019年炼化一体化投产进程初期产能增速较高,导致后期投产量逐年下降。2023年上半年新增产能260万吨,下半年计划投产405万吨,预计2023年产能将突破4100万吨,供应端压力。

国内贸易流向


2022年,中国聚乙烯和聚丙烯跨区调拨资源总规模量超过1000万吨,占聚烯烃消费量的31%,且继续呈现增长的趋势。聚烯烃固体的特性,也有利于产品的远距离运输。聚烯烃因下游应用广泛,基本每个企业的聚烯烃品种,都存在全国消费的情况,这也加剧了中国聚烯烃跨区调拨的力度。预计2023年国内聚烯烃跨区调拨现象只增不减。

聚烯烃国内贸易流向


数据来源:钢联、五矿期货研究中心

全球产能分布

聚烯烃全球三大产能区依次为东北亚地区PE3816万吨,PP4538万吨,其次是北美地区PE2922万吨,PP964万吨,最后为中东地区PE2309万吨,PP975万吨。我国作为东北亚地区主力军,为全球聚烯烃产能贡献超过四分之一。



2023全球新增产能


纵观全球聚烯烃产能周期,绝对产能逐年增加,而增速边际递减,预计未来3年将维持温和产能增速。

聚乙烯PE产能增速逐渐从2020年的7.02%回落至2022年的5.93%,聚丙烯产能增速在2022年有所回落至4.52%,这一方面取决于供应端产能基数已经较高,另一方面是全球经济放缓,需求端疲软;2023年聚乙烯和聚丙烯产能增速或将再次上行至历史高点8.22%和9.81%。


全球贸易流向


2022年中国大陆地区共向超过70个国家/地区进口聚乙烯,其中向伊朗进口的聚乙烯产品总额最大,超过20亿美元,占比近20%,其次是向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和韩国三国进口的聚乙烯金额占比均超过10%。进口总额排名前5国家/地区的累计占比接近70%,反映出我国聚乙烯进口市场较为集中。虽然聚丙烯相对聚乙烯进出口数量不在一个规模,但是贸易流向更加分散,国内出口PP主要国家为日本及印度,其中印度为需求大国。




推荐资讯

展开